大家或曾聽過、讀過加拉太書中「聖靈果子」(五22~23)。或在團契、培育課、暑期聖經班,聖靈果子為題的聚會,大家應不感陌生(本文又是其一)。究竟聖靈果子的背景脈絡是甚麼?保羅在教導甚麼?果子是九個嗎⋯⋯
相信有些猶太裔的基督徒,在加拉太眾教會間教導:外族基督徒得救必須加上守律法,例如當中受割禮和守猶太節期。這教導不單帶來教會紛爭,保羅更形容他們在「相咬相吞」(五15),迎向同歸於盡;更可怕的是,他們否定基督十架之信仰根基。正因這緣故,保羅在一至四章,辯明他所傳的福音,同時也指出律法的任務已經達成。他將律法的總綱,歸納在「聽命」和「愛人如己」(利十九18)之內。「愛人如己」已在耶穌基督的生命中真正彰顯;「聽命」已在十架上完全成就了,帶出基督十架就是「因信稱義」的福音。
到第五至六章,保羅向收信人講述「因信〔靠基督被上帝〕稱義」後,帶來的自由。闡述基督徒運用自由的原則,只有一項:愛(五13~15)。繼而保羅講述當人順應聖靈而活時,才是真自由(五16~26);最後,他鼓勵收信人要善用自由,建立自己和別人(六 1~10)。
按此脈絡,「聖靈果子」座落在「順應聖靈而活」之內。結果子的前提,是「順應聖靈而活」。保羅於這段落中比較基督徒「順從肉體」和「順從聖靈」的兩種生活模式,最終會導致人失落救恩和結出聖靈的果子,兩個極不一樣的結局。如此鋪陳為的是鼓勵聽眾,一面倒地抉擇後者。值得一提的是,當保羅在闡釋「順從聖靈」時,再沒有用「行」一字,取代的是用「果子」來描繪聖靈給「順著聖靈行事」(五16上)的人,帶來之效益。這反映他把基督徒得到「仁愛、喜樂、平安、忍耐、恩慈、良善、信實、溫柔、節制」等德性,看為是基督徒新生命的自然成果,而不是靠人努力遵行任何誡律而達成。保羅列舉「聖靈果子」,是針對加拉太的聽眾要順著聖靈,共建合一相愛以消除彼此的紛爭。
坊間有不少辦「正向品格」的青少年活動,這也無可厚非,能逐一向孩子教導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,學的既可自我評審一番後各自修行,教的又不愁十堂八堂的內容,人人忙到樂透,何樂而不為?若我們把聖靈果子,套用訪間「正向品格」角度來理解,就很容易會將「果子」脫離「順服聖靈」的基礎而獨立看待,這是我們需要額外留心,避免捉錯保羅用神,或犯倒果為因。
保羅列舉的果子,旨在顯明基督徒新生命中的一些特徵,重點不在於人的「做/行」,而在順服聖靈上帝。若「結」果子比「順服」更為基礎的話,新誡律條文就立即形成,這是舊酒新瓶,也是在「愛」以外添加另一堆繁文縟節。惟有得著新生命的,就是被基督所釋放的(五1),我們放棄「順從肉體」而「順著聖靈行事」如今成為可能,這正是五章13 節:「用愛彼此服侍」(彼此以愛如奴僕般服侍)的方向。保羅指出基督從我們各式各樣的囚牢中,包括自私自利中釋放了我們,讓我們可甘心自願地作愛的奴僕⋯⋯
可見保羅的基督徒自由觀,與現代自由觀截然不同。「順著聖靈行事」總結了基督徒的自由,甚或總結了整卷加拉太書的信息。盼望這也是大家每早起床時,一面倒的選擇和立志,領受真自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