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
三月初寫了一篇分享之頁,主題是「肢體關顧」@鴨浸成年部。來到四月中,想分享事務部近期的關注及代禱需要。
一直以來,事務部的服侍都是「低調」的,也是「細水長流」的,就像每一個家庭,背後總有家人默默承擔了各種大大小小的家務,以致 家居才能顯得井井有條。
早前事務部召開了本年度第一次會議,議程有3項:(一)更新教會天台的「招牌」、(二)維修外牆的水渠、(三)跟進「老化」的電箱,另外還有一些臨時動議:當天氣「超級潮濕」時,洗手間地面如何「防滑」⋯⋯這就是事務部近期要關注的家務。
天台的「教會招牌」從前是一個燈箱,晚上會「發光」的,但由於 「招牌」所處的位置實在「居高臨下」:日曬雨淋、風吹雨打,舊的燈 箱正因為不敵去年的颱風吹襲而「倒下來」了。會議中各人紛紛表達意見:教會「招牌」應該用什麼物料才更耐用——這是環保議題。至於教 會「招牌」有何作用,更是一個神學議題——除裝置燈箱以外,教會應如何「發熱發光」呢!
至於外牆多條的水渠已有超過60年的歲月痕跡,事務部各成員既站在花園抬頭「仰望」,又走到A、B室外邊觀看,甚至走到隔壁海面教會的入又處,好好「辨識」一番各類水渠的功能,對我來說,也長了知識呢😃
最後,來到商議「最昂貴」的工程–教會的十多個電箱,同樣走過60多年的歲月了。去年8月底的「五年一檢」,驗出電箱已十分老化, 承辦商「強烈建議」要立即更換所有電箱,而價目卻十分驚人,執事會表明不可能「一時三刻」就作出決定,惟有向承辦商「軟硬兼施」,經 過多番角力與「執漏」,最終12月底才成功取得機電工程署簽發的WR2合格證書。不過,電箱的老化問題是未來必須正視的⋯⋯
看著部長細心地摘下各項的重點,相信會議之後又是一番的忙碌了,懇求上主興起更多家人起來幫忙跟進各類大大小小的「家務」!